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

返回完整页面

经管学子暑期“三下乡”第四站-罗江镇金凤村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、九次全会精神要求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,为推动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、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青春力量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在院团委的指导下,深入达州周边区域开展了2021年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

本次活动的第四站是位于通川区罗江镇的金凤村,该村拥有30多年种植青脆李的传统,之前由于交通制约,青脆李的运输、销售、市场都存在较大问题,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,村里经济凋敝。依托神剑园景区的红色旅游开发,红色文化、红色旅游带动了通川大量乡村从穷区变成富区、山区变成园区、郊区变成城区,与神剑园景区仅一山之隔的金凤村尝到了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的甜头,红色文化极大促进了金凤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进程,全村面貌、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乡村振兴战略更是让金凤村声名远播,成为达州名副其实的“网红村”。

金凤村的党支部书记为我们介绍到:“我们的风貌打造不是大拆大建,而是依托原本民房的特色,就地取材,进行外貌包装,如:宽院子、窄院子等。同时,让‘通川有礼’的元素在全村无孔不入,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和文明,从而形成文明新风尚。李和礼同音,李花之美,让我们流连忘返;礼仪之美,让我们心灵震撼。”

目前,该村发展清脆李2800多亩,枇杷1200多亩,还有樱桃、梨子、柑橘等等,特别是清脆李和枇杷,远近闻名,远销省内外。如今的金凤村,留得住乡愁,留得住农村原有的风貌、人情、形态,“通川有礼”的文化在这里接续传承,金凤有“礼”的金字招牌驰名达城,已经成为达城市民争相打卡留念的“热”地。

通过此次参观学习罗江镇金凤村,增强了经管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希望,相信在达州乡村振兴学院学子的不断努力下,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“网红村”,让达州农村的未来越来越美好。

1632388981309398.jpg